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领导» 领导动态

吴志功书记、刘吉臻校长会见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市长马誉峰一行

来源: 校园网 | 发布日期:2014-11-25 | 阅读次数:
    1120下午,河北省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市长马誉峰一行访问我校。我校党委书记吴志功、校长刘吉臻会见客人。双方就如何进一步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如何借助京津冀一体化这一有利契机,在推进“白洋淀科技城”建设的进程中全面深入地增强双方的合作,进行了交流。
保定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志刚,保定市副市长杨猛,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金辉,副校长杨勇平、王增平以及双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了会见。
 
聂瑞平在讲话中指出,保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地高校的资源优势及其对保定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多年来,华北电力大学为保定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对保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经济社会转型、能源革命的大趋势下,保定市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保定市建设“白洋淀科技城”,就必须充分发挥好驻地高校的优势,尤其要发挥好华北电力大学的优势。希望华北电力大学能够在保定市建设科技城的过程中,根据河北省、保定市的具体情况,结合科技城的定位与属性,发挥自身的人才师资优势、学科专业优势、科技研发优势以及与科研院校、企业密切联系的社会资源优势,给予保定市全力的支持。

 马誉峰在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华北电力大学为保定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保定市各项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子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保定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智能电网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同时正在建设“白洋淀科技城”,以期将其打造为京津冀地区融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和城市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提出,给予了保定市与华北电力大学新的合作机遇,希望华北电力大学在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白洋淀科技城”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挥率先示范的作用,给予保定市全力的帮助。保定市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服务华北电力大学的发展、支持双方各领域的合作。
    吴志功和刘吉臻代表华北电力大学对保定市领导的来访表示欢迎和感谢。

吴志功在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华北电力大学和保定市有着深厚的合作渊源,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更是为双方在以往合作的基础上拓宽领域、增强力度,提供了契机。今天,聂瑞平书记、马誉峰市长莅临学校,双方围绕新能源、智能电网、节能低碳等领域共谋合作的项目与模式,这是华北电力大学和保定市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求和探讨合作战略结合点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有利契机,为此,学校要彰显大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优势,履行“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社会责任。学校将举全校之力予以支持,希望双方以好的项目、富有创造性的模式、带有竞争力的制度,开展全方位的深入合作。

刘吉臻在讲话中指出,中央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以及把能源革命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保定市与华北电力大学发展共同面临的形势,保定市的发展、华北电力大学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形势。今天,聂瑞平书记、马誉峰市长从这一高度出发莅临学校,以期进一步探讨、推动双方各领域的合作,这是很有必要的举措,也是华北电力大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长期以来,华北电力大学和保定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双方的合作源远流长。在保定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华北电力大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保定市也给予学校全力的支持。保定市建设“白洋淀科技城”的宏伟规划,对华北电力大学而言,既是机遇,也是责任,更是对学校提升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一种鞭策。希望双方能够将预期的构想、项目规划好、落实好,在互利的过程中推动项目的开展。希望双方在充分领悟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校地合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采取力度大、措施实、富有前景性和可操作性的举措。作为学校而言,将主要在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构建战略智库、打造城市品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等层面发挥作用。
    刘吉臻指出,华北电力大学已经走过了五十六年的发展历程,自从1970年学校迁至保定以来,学校已与保定市结缘四十四年。学校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的格局,既是独到之处,更是优势所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更是给予了学校这一体制长远发展的信心。华北电力大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一个如何进一步提升与跨越的关键阶段。在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中实现内涵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引领等一所高水平大学应有的各项指标的水准,是学校面临的当务之急。从这一层面出发,和保定市加强合作,是学校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机遇,学校将全力以赴的把此项工作做好,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会谈后,聂瑞平书记、马誉峰市长一行在刘吉臻校长、杨勇平副校长、王增平副校长的陪同下,调研考察了我校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