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领导» 领导动态

何华副书记参与马院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来源: 校园网 | 发布日期:2018-09-28 | 阅读次数:

9月25日上午,概论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华全程参与备课会,并作了重要发言。

 

 

本次备课会结合概论课2018版新教材,集中讨论了学院上学期末组织开展的《华北电力大学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度调研报告》,从概论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际出发,研讨具体存在的种种问题和解决的路径。各位老师轮流做了发言。

王旭琰老师认为,该调研报告进一步增进了我们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对思政课不同侧面的满意度,有利于我们制订更具针对性的方案来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王老师建议,要使调研工作常态化,并形成一种惯例。周作芳老师强调,思政课具有政治性,在日常教学中要坚持政治目的导向,把握并突出思政课的这种特点和导向,任何教学环节及其改革都不能放弃或淡化思政课的政治目的。骆小平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提高概论课的教学质量,要坚持一个导向,做好“三个结合”,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导向,把概论课和其它几门思政课的内容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与其它学科相结合,把中国经验和世界发展相结合。宁阳老师指出,华电学生多为理工科学生,有其思维特点,思政课教学要针对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授课方法和话语体系。张月想老师认为,教好思政课主要应解决好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采用案例教学,并根据时代变化和学生实际不断更新案例。黄晓霓老师因为同时承担纲要和概论课教学,她认为两门课在毛概部分有较大重复,如何把握两门课的区别是个难点。白冶钢老师认为对理工科学生应提高他们的概念辨识力和理论思维能力,增加其历史常识,提高其理论辨别能力。石瑞勇老师认为,概论课需要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对时代问题的讨论,不应回避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平结合报告,总结了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十大矛盾。比如,高年级和低年级对思政课满意度倒挂的矛盾、男生和女生对思政课满意度差异的矛盾、课堂教学效果与课外信息解构的矛盾、社会实践要求与环境资源等约束的矛盾、思政课本身的思想性理论性与目前教学泛娱乐化之间等等矛盾,都是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问题所在。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学习,具备强大的知识储备,融会贯通,才能讲好思政课,另一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解惑,帮助他们端正方向,走出困惑。

何华认真听取了每一位老师的发言后,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和解读。何华指出,《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度调研报告》是一次崭新的尝试,值得肯定,希望能够建立长效机制,每隔几年再进行一次调研,跟踪分析。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后期要进一步改进。何华认为,老师们结合报告学习,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作了发言,非常好,也很中肯,以后每个月的集体备课会要继续推进,坚持下去,互通有无,才更有助学教学科研。

何华结合调研报告和思政课特点,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一,思政课是一门“灵魂课”,其初心就是帮助年轻人与党同心同德,这就是思政课的价值;二,用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是不可能达到“灌输”的目的的。教学中要研究受众的特征和需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导入教学内容,“以小见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做到这一点,也就做到了思政课的政治正确;三,要用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看待现实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从问题出发,才有思想,才有理论;思想的变迁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一致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比如,现在的新时代特征是什么?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要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等?这是现实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们加强了解和理解。

何华指出,思政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讲好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在课内课外都要扎实基本功,改进教学法,增强责任感,才能让学生有获得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何华表示,力争本学期每个教研室集体备课会都要参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