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领导» 领导动态

《中国高等教育》刊发周坚署名文章

来源: 校园网 | 发布日期:2018-06-12 | 阅读次数: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作用 开创新时代立德树人新局面

周 坚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相辅相成,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深刻洞察,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升华,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为高校教师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行动指南。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一个根本任务”“两个标准”“三项基础性工作”以及对广大青年的“四点希望”,都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关联,与立德树人内涵环环相扣,契合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呼应大学的现实关切,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因时而化、改革创新,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确保学校办学、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政治本色。

  牢牢把握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大学的首要职能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用之人,以确保国家和民族的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和制度运行。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人才培养导向问题,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是务必需要首先厘清的价值判断。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开门见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精准判断的论述,为我们的办学指明了清晰的实践路径。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同党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大地的大学必然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国家发展的大学。”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四个服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必然要求。这是我们办学治校的逻辑初衷,也是我们必须坚守的使命。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鲜亮底色,坚定中国大学发展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新蓝图,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拓展,引领立德树人工作迈入新时代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指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党建和思想整治工作,是确保宏伟蓝图实现的制度安排和可靠保障。

  一是要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进制度创新。

  二是要确保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具有尤其丰厚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之不懈接续奋斗,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高校成为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我们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的思想基础。

  三是要坚定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我们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使命和责任,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始终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在立德树人上有作为、见成效,不断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中提升影响力。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着力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师德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必须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我们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总书记“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要求,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并将其贯穿于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始终。形成集“政治素养、品格素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于一体、以师德为重的教师发展和评价模式,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高等教育强国实践和立德树人本职,切实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育人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发挥课堂育人、课程育人主渠道功能,让“教学相长、良性互动”在高校蔚然成风,实现师生同成长、共进步,让更多德高为范的好教师不断涌现,让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在好教师的教诲和感召下脱颖而出、茁壮成长、早日成才。

  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多方合力,着力做好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赋予了新的时代高度,“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并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整体性设计及其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即“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明晰了路径。

  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需要我们调动一切可以发挥作用的有效资源,以形成多方合力,取得扎实育人成效。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的,故此,“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并强调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这一系列富有辩证思想的论述明确告诉我们,高校必须切实树立“育人为本”、“立德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方能有效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广大青年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希望,也为我们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着力点和努力方向。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等之大德,到守公德、严私德,躬身实践,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挥高校党的领导优势,通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构建和完善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育人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